@KTzone » 興趣 - 軍事武器 » 逼和、雪耻与试探 析以加沙空袭行动三大目的 zt


2008-12-31 09:14 jinwx123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 沈逸



2008年12月30日10:23 来源:《文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二战以后作为世界闻名的火药库的巴勒斯坦地区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度惊人地爆发。巴勒斯坦与中东和平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透视此次以色列空袭行动,恐怕有三个目的。首先就是逼和:通过强烈的,覆盖所有哈马斯目标的空中打击行动,从肉体上消灭足够多的哈马斯成员,从硬件设施上消灭足够多的设备,迫使哈马斯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继续谈判并执行新的停火协议。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这是短期内能够迅速见效的唯一选择:哈马斯并不是一个像正常国家一样的谈判对手;作为巴勒斯坦政府名义上领导人的阿巴斯根本无法控制哈马斯的行动;根据以色列的简单逻辑,那么就用武力迫使哈马斯明白谈判的好处(避免被消灭)。

  同时,从这次以色列空袭的规模,力度和政府官员发表的讲话来看,此次空袭很可能还有第二个目的:雪耻,就是洗刷此前2006年由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绑架以军士兵所引发的军事冲突中,以色列未能实现自身目标就被迫接受停火的耻辱。在2006年之前的中东巴以/阿以冲突的历史上,每一次停火都是在以色列最终实现了自身的战略/战术目标的情况下才真正得以实现的。2006年的停火,原因在于真主党成功地诱使以色列空袭造成了巨大的平民损伤,这一停火在以色列内部始终是有不同看法存在的。此次对于哈马斯终止停火协议所做出的反应之所以如此“出格”,也是为了证实以色列军队拥有不可动摇的优势,以色列政治领导拥有足够坚强的动用这些军事力量的决心。

  第三个目的,恐怕就是在向奥巴马释放试探气球了。从这个时机的选择上看,可以推测以色列的某种意图:竞选时高举“变革”旗帜,且名字里面带个“侯赛因”的深色皮肤奥巴马就要执政了,一贯得到美国无条件支持的以色列用自己的空袭行动,放出一个不大不小的试探气球,试探一下美国的立场会不会因为布什的离开而“人走茶凉”,奥巴马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国务院发表的声明没有出现多少“变革”,奥巴马过渡政府的网站上似乎也没有看到相关的只言片语,恐怕他也正在伤脑筋吧。

  强硬的空袭已经拉开了序幕,不凑巧的是,两方都基本上站在了各自的底线:以色列要通过空袭迫使哈马斯谈判;哈马斯终止停火协议的目的本身就是刺激以色列做出强烈反应,然后用这种强烈反应来动员巴勒斯坦民众,动员阿拉伯世界的民众,提高自身地位,巩固自身在加沙地区普通巴勒斯坦民众中的地位。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低成本冲突,在没有外界干涉的情况下,让冲突自然停顿的方法只有一个:其中的一方把血流干。显然,这个时候,皮球被踢回到了国际社会这边。

2009-6-7 00:30 kyu106
多謝分享~~

2009-10-1 19:05 雙魚宗宗
...... 無言啦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